石材业迈入大数据时代扫二维码可查产品“身世”

发布时间:2015-07-25 00:00:00   编辑:石材网

? ? ? “如果说,石材荒料管理到颗,大板批发管理到件,那么,五号仓库管理就到片。但我们现在想让这个片再完善一点。”日前,英良石材集团董事长刘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英良五号仓库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预计8月正式导入“板材特征采集仪”,届时,五号仓库每一块石头都将有自己的“身份证”。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这款板材特征采集仪就已被泉州中轻石材有限公司使用,但由于技术局限性,暂未采集所有板材特征。英良石材副总经理刘昕告诉记者,采集器的成像成活率则决定其价值。因此,英良正与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共同研发一套成像清晰、色彩可控的采集器。待11月8日,五号仓库升级版“印象五号”揭幕前,采集仪也将正式投用。

??“板材特征采集仪的问世,意味着石材行业正式迈入大数据时代。”业内专家表示,传统石材行业走向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走访市场时,记者不时耳闻,由于石材“包板”问题产生了不少经济纠纷。不管对石材生产商、工程商还是设计师,他们都曾囿于石材板材信息的不透明,产生了诸多困惑和问题。对石材生产商而言,石材成材率不可预期,加上未知破损造成款项难收,着实让他们头疼。而对工程商和设计师来说,石材纹理的无序变化和强烈的色差,时常让他们的设计功亏一篑。

??泉州一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伟杰率先看到了商机。就读电子商务专业的他毕业后从事了石材行业,2010年,他从石材生产管理事务中抽身出来,开始研发各种能够使石材生产、运用便捷化的技术。2013年,由一键科技与欧特克共同研发的“板材特征采集技术”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据介绍,该板材特征采集技术可实现对大板的尺寸特征、轮廓特征、表面纹理特征进行采集,并存储在CAD系统中建立起大板的虚拟原型库。而虚拟大板库则可输入板品名、编号、批号、进货日期、产地、面积、纹理、颜色等信息,同时具有统计功能,实时统计板材使用情况。洪伟杰表示,建立大板的虚拟原型库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图片显示系统可随时由设计者根据编号或者扫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图形查寻。

??当然,如果说采集技术只是为了表明各块板材的身份,那就太不足以为道了。企业要想建立信息化系统,最难攻克的是ERP系统的完善,而采集技术仅仅是ERP系统的一个补充,为了让板材信息更翔实,采集技术的最大利好是可以帮助ERP系统指导生产,精确调整库存和采购。

??每个项目,客户对材料、纹理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对石材没有十分的熟悉,都会把自己先给搞晕的。刘昕表示,如果有了很真实的图像,只要把图片调出来,让客户直接确认便可。企业只需根据客户确认的图片,就可从虚拟大板库中调出一定数量的大板,并在其表面进行自动模拟排样。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免去了人工对大量板材进行测量、排样,提高板材利用率,减少边角料的大量浪费,同时也缩短了工艺编制时间。对于材料和排样的结果,均可以输出到工艺文件中,指导下料加工生产,为下料工艺过程提供信息来源。由于每块板的纹理都来自于真实的大板,模拟铺设的效果与真实铺设相一致。铺设的效果图反馈给客户,再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满足客户要求的规格板则进入虚拟成品库。

??不可否认,石材是一种对即视感和触感要求特别强烈的产品。这也是石材电商之路一直难以前进的主要原因。但未来,石材业必然是互联网和实体销售各领风骚。刘良表示,随着全晰采集技术的实现,ERP系统的完善,石材电商营销将越走越近。

??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让石材产品的图片尽量清晰,并且真实,只有将色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才能获得网络消费者的青睐。刘良认为,采集仪的成像质量是目前最为挑战的一环,图片越逼真,说明这个设备越有价值。但目前要挑战全晰采集技术,还比较难。若能让采集仪的全晰图像功能与ERP系统衔接起来,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事。

??等大数据建立起来,我们的客户会得到共享,他们可以通过系统终端,经不同等级授权,进入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查询产品信息,了解产品特性,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采购效率.大数据共享受益的人群会很广,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还有分销商、装饰公司、设计师、用户个人。

??而作为采集仪技术的研发者,洪伟杰直言,虚拟大板成品库的建立,终极目标是让顾客可根据自身喜好在终端进行选材,观看与真实情况完全符合的效果图,并且完成网络线上订货。

??业内人士表示,如此一来,企业就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立分销机构,通过电商销售工厂现有存货。并且可批量生产,零散出售,而无须在各地开设分厂,增加资金投入,避免资产投入过重,库存难以销售等问题。

更多石材信息,请关注365石材网


来源:南安日报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