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语者:记石雕艺术大师刘鹏

发布时间:2015-09-11 09:44:17   编辑:石材网

面对洁白的汉白玉时,就像在和朋友交往:有时会很顺从,有时却又和你对着干。

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评选中,北京石窝雕塑艺术学校校长刘鹏荣登榜单,跻身全国雕刻艺术领域顶尖行列。“老百姓看着我挺奇怪的。”满手伤痕,皮肤黝黑,目光精锐,神情淡定,匝着马尾辫的他一边和学生清理校园,一边声音轻软地说。

偶遇

天安门的华表日晷,北京故宫太和殿后御路的云龙石阶,故宫门前的石狮等等,历经400余年依然显示着其高贵、典雅的皇家气派,这些精美的建筑都和一种石料材质紧密相联,那就是汉白玉。汉白玉便是产自咱房山的大石窝镇,历来为皇家所御用,制作宫殿中的石阶和护栏,所以民间流传着“先有大石窝、后有北京城”这样的话。已故的周恩来总理生前将汉白玉称为“国宝”,要求进行限制性开采和保护性应用。一千多年来,全国各地涌来大批石匠艺人在大石窝定居,逐渐形成自然村落。辛勤劳作的石匠们创造出一整套石作工艺及习俗文化,使这种精美的玉石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时至现代,仅仅作为石匠已远远不够了,在技艺的基础上还要配有更具前瞻性的创新眼光及灵敏的市场经济头脑。这时,刘鹏来了。

“我老家是江西的,从小就爱好艺术。1988年考入景德镇学院,学习陶艺,与泥巴为伍。1999年在北京中央美院硕士课程班学习时,到大石窝实习,第一次接触到汉白玉。”说起这次偶遇时,刘鹏两眼放光。“仿佛是神交已久的朋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一是悠久的汉白玉文化,还有就是这种材料,让我如醉如痴。”

从那一刻起,刘鹏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改变,他再也没离开大石窝;汉白玉也在冥冥中遇到了知音,在磨砺中闪现出精美绝伦的生命之花。

传承

踏上大石窝的十多年间,刘鹏就没闲着。

当时大石窝镇还叫南尚乐乡。“‘燕石如玉’这个词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指的就是汉白玉。但几千年来,独一无二的石材也没富了百姓,只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便是我把生命融入汉白玉的切入点,要把文化做足了!”刘鹏协助南尚乐乡制定了“把南尚乐乡建成大石窝工艺美术特色之乡”的项目计划,随后又协助大石窝镇全面地展开工艺美术特色经济之乡的建设。

汉白玉雕刻又脏又累还很危险,尚有“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的历史原因,后继无人是个必须面对的难题,培养接班人意义重大。2000年,刘鹏协助大石窝镇政府创办北京石窝雕塑艺术学校。“我知道国内很多家雕刻类的学校都关闭了,像浙江东阳木刻学院,培养了中国一半的艺术大师,但还是关闭了。我做学校这行心里实在没底。”十四年来,历经风雨坎坷无数。

“在初创北京石窝雕塑艺术学校时,既没有一间固定的教室,也没有一件象样的道具,更谈不上一个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在重重困难面前,刘鹏率先自筹资金建起雕塑图书室,确保了学员的精神食量。在各级政府领导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下,正规办学至今的北京石窝雕塑艺术学校,已有一个三十余亩崭新的校园,并拥有国内一流的美术专业教学大楼。展厅,多功能厅,电教室,图书室,道具库,专业画室,工作室,文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样样俱全。特别是占地15亩的汉白玉雕刻实习基地,已成了许多院校的实习创作基地。当时,中央领导铁木尔?达瓦买提为学校题词 “发扬中华雕刻艺术优良传统,培养造就一批各民族的优秀人才”,区委副书记郭先英题词“发展石乡经济,培育世纪英才”以示鼓励。

“十多年了,我没从学校往家拿过一分钱。爱是力量的源泉。我是这样做的,也这样教育学生。” 他把每年的收入几乎全部填进了学校。在学生心中,刘鹏就象一座艺术的灯塔,照亮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走进艺术的殿堂。目前,学校已培养了包括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及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十几个民族的不同年龄段的学员一千多名。早期学员多已成为工艺美术企业单位的技术骨干。一直神秘御用的汉白玉文化和雕刻技艺在更广的范围传播影响。

痴迷

十多年来,刘鹏主持设计了北京市工艺美术“四大工程”(即“名坊”,“名馆”,“名店”,“名园”)之一的《中华石雕艺术园》工程,以及《碧水公园》、《中心文化广场》的设计,实施“萌芽计划”、“智力扶贫计划” 和建设《汉白玉文化艺术宫》等一系列文化艺术城镇的推进活动。

在首届汉白玉艺术节,“刘鹏汉白玉雕塑之梦”作品展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第二届汉白玉雕刻大赛中,他指导创作的八件作品获奖状,名列各参展单位之冠,并入选了三届北京文化创意博览会。

建造的《汉白玉文化艺术宫》,既使工艺美术特色经济雕塑之乡有一个标志性建筑,又为汉白玉材料在建筑上的运用做了一个极至的实体宣传广告。“设计方案确定后,我带着一百多名学生,干了一年多。没有报酬,只给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每天十块钱的补助。”说起当时的情景,刘鹏还是记忆犹新。《汉白玉文化艺术宫》内主要设“汉白玉文化艺术博物馆”,凝聚展示当代汉白玉文化艺术,研究总结历史汉白玉文化艺术成就,规化展望未来汉白玉文化艺术的远景目标。“房山大石窝的汉白玉文化基本上就是中国汉白玉文化,它不仅是大石窝工艺美术特色经济雕刻之乡的精神规划图,而且能教化民众,寓教于乐。对提高群众的专业素质和地区的文化艺术氛围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对中国皇家文化的研究保护有不可忽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落成后,国内雕塑泰斗钱绍武给题的字,我很自豪。”

《汉白玉文化艺术宫》的落成,为大石窝汉白玉工艺美术特色雕刻之乡的发展扫平道路。通过逐步实施以上项目计划,早在2003年,大石窝镇即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创新

“我用汉白玉雕刻的太师椅只有38克重,原料不值半分钱,但一对卖出了2万元。”刘鹏是汉白玉采光透雕独特技术风格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已把汉白玉运用到建筑上的任何位置,并适应了现代建筑的时代要求,为汉白玉的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汉白玉文化艺术宫的汉白玉透雕窗花达三米多高,汉白玉属白色理石,其质地非常松软,从整块大小,出现时间和安装难度均属世界之最。

刘鹏还利用汉白玉白如纸、质如瓷和可渗染等特点对汉白玉雕件进行烤花、染花、彩绘、镶嵌等装饰的各种形式加工,研究形成“汉白玉综合装饰”这一艺术形式,完美的结合了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陶瓷、国画、书法纸墨等特点,在人类史上首创。尤其是若隐若现的汗线与笔墨谐和的自然天成、鬼斧神工之笔,堪称完美,极富意蕴。特别是烤花石器,刘鹏经过14年无数次的反复实验,成功研制了一种特别的烤制方法,把中国皇家文化的主要载体汉白玉和象征中国的瓷器结合起来,正在申请专利,并有望成为国礼漂洋过海。

多年来,刘鹏的研究成果著作颇丰。完成了《中华瑰宝——汉白玉》、《汉白玉文化艺术宫——采用透雕窗花难题突破浅谈》、《当代中国艺术家雕塑卷—刘鹏作品集》等专著、论文。实操记录和雕塑讲义超百万文字,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论文一百多件、篇,为中国汉白玉文化事业再攀新高峰夯实了基础。

“我和石头对话,我靠石头说话。我的梦想是建成与希腊巴罗奇神文化、意大利卡拉拉宗教文化齐名的——大石窝汉白玉石文化之乡!”

更多石材信息,请关注365石材网


来源:北京市房山报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