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案例】手把手教你现代住宅石材运用,石材配色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6-07-06 11:10:05   编辑:石材网

现代建筑强调简洁清晰的几何关系,常用面和体来塑造空间。建筑中会选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来强调体块的关系。一般的经济型住宅,不会有很强烈的体块变化。但仔细观察那些现代风格的住宅不难发现,设计师在造型中对立面的空间划分是颇具心思的。市面上常见的“玻璃盒子”、“木盒子”、“金属盒子”都是在用材料表达这一思想。现代风格住宅中普遍运用的涂料是弹性和质感涂料。仿石质感并没有得到普及推广,虽然其坚硬持久的形象一直是高档的象征,但也伴随着传统建筑带给人们的厚重印象。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筑的结构越来越轻薄,石材质感已经能够脱离以往固有的厚重形式,为建筑效果的创新增添一份独特的色彩。天然石材种类很多,颜色上有黄/棕色系、灰色系和红色系。但相对于石材,岩彩的轻薄在建筑运用中的适应性更强;在颜色表现的调控上也更具优势,在配色中可以结合方案对色彩做统一的调整控制;对于建筑立面与装饰内墙,其突破了石材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工艺上可以根据建筑类型对立面上的分割进行相对自由的处理。

住宅建筑宜使用偏暖色系,营造温馨舒适的住宅氛围,最适合的是黄/棕色系和红色系石材,它们不仅让居住者在视觉心理上感到舒适感,还能很好地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在建筑配色中引用仿石质感,可以提升建筑品质增强色彩丰富性。现代建筑中偏好用强对比来凸显空间体块感。也常用黑白灰与其他颜色进行搭配。因此,相对于简单的平涂或单色的质感类产品,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岩彩、真石漆来对效果做进一步的优化。黑白灰对应的可选择产品,例如福鼎黑、白麻、灰麻等。还有在古典建筑中普遍的红棕色系产品:虾红、英国棕等,都可以用来做现代建筑的装饰色彩。岩彩漆可以使用工业色浆调色,突破了天然材质的限制,能制作出更多的色彩效果。同时,通过对不同质感涂料的效果进行混合,我们还能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个性产品。

当选择了石材之后如何配色,这需要我们对石材的固有色做一个分析。石材传达给人的颜色,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颜色组合而成的一种色彩印象。一种类型的石材会包含三种以上的主要颜色。这些颜色根据其所占的比例及分布将影响整块色彩的构成。通过对石材色彩成分的分析,我们能找到石材的基底色和各种点缀色。并在色彩设计中指导我们找到相近的色相来搭配建筑整体的颜色。

灰麻:浅灰色与黑色的低调素净使简约明快的现代化风格就此突显,与任何色彩搭配也不显突兀。能运用在建筑浅灰色的部位。深色的颗粒避免了大面积灰白色的突兀,又具有装饰作用。

福鼎黑:玄武岩的一种表面呈墨黑色、色调凝重高雅。相对于完全的黑色,石材的黑色中夹杂着不同程度的灰色,使得材料在显现出黑色的同时,却依然带有变化,使得材料的表现更加沉稳优雅。

英国棕:常用于室内外的墙面和地面。主要为褐底红色色胆状结构,花纹均匀,色泽稳定。现代住宅建筑中偏好暖色系,常用相对鲜艳的红色系或橘色系来强调建筑的体块感。这类石材中含有的红色,能很好的与建筑中鲜艳的颜色形成呼应,避免了重色与艳丽色彩过于强烈的对比,使得建筑色彩在对比中又产生和谐。体现出建筑对设计细节的品质把握。

对于建筑立面的色彩设计,我们还是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为使建筑看上去不至于单调乏味,在选择了石材的自然色之后,也需要更多的颜色进行搭配。在这个配色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的外立面的体块构成,将建筑的主体空间、过度空间、强调空间,遵循合理的配色法则,运用我们的基调色、辅助色、强调色来强调空间,提升建筑的形象和品质。专业在研究和总结建筑常用配色中,提取了普遍适用的110色。通过运用色相调和法、类似色相调和法,就能快速获得不同色彩的优美配色方案。结合仿石涂料创造出的丰富色彩变化及优美质感,能使建筑立面整体形象的细节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建筑的档次。

专业的岩彩系列产品紧跟建筑外立面装饰流行趋势,覆盖了黄/棕色、灰色及红色四大主流色系,能够再现黄金麻、灰麻、卡拉麦里金、福鼎黑、桂林红等流行石材,逼真再现原石效果。相比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不仅在造价,施工效率上有着明显优势,同时从花型,光泽及质感的仿真度上几乎可以以假乱真。除涵盖天、地、墙不同预算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外,专业为地产商及甲方提供专业的现场技术支持及包含建筑项目的色彩材质搭配,外立面分割缝建议等的专业色彩服务。专业的色彩服务根据项目的定位、建筑结构、周边环境为基础,不仅准确表达建筑的风格,提高楼盘品质,同时抓住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需求帮助提升楼盘销量,更通过不同涂料产品在建筑部位的合理运用帮助地产商控制成本和预算。

更多石材信息,请关注365石材网


来源:慧聪涂料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