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建筑之乡”当家人实施二次革命

发布时间:2004-10-10 00:00:00   编辑:石材网

经过20年的耕耘,我国“建筑之乡”建筑企业已从当年手推独轮车、肩挑铺盖小打小闹,发展为基本建设的生力军。他们不仅在29个省、市和自治区树起自己的丰碑,而且在海外市场也展示出中国建筑企业独特的风采。如今面对境外建筑企业即将全面进入国内市场,一场更为严峻的竞争将在建筑市场全方位展开。大军压境之际,记者在采访中迫切感觉到,江浙两省部分“建筑之乡”企业的当家人及项目经理主动迎战,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加大充电力度,企盼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

虽有建树仍需充电,浙江东阳市第二建筑公司副总经理郭良荣说,过去靠“一把瓦刀打天下”的时代一复不回返,现在需要的是掌握现代建筑技术和熟悉国际惯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东阳二建今年输送多名优秀管理人员到高等学府深造。同时,在加盟的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有意压担子,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好方法之一。

常年奔波在施工现场的萧山龙山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王建立更谙此道。他不仅自费到清华大学项目管理硕士班进修,参加IPMP学习和认证,还赴北京外国语大学补习阿拉伯语。王经理说,“建筑之乡”建筑企业要与国企和外企在同一平台上竞争,不仅需要一批拥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还必须掌握一门外语,熟悉各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他的这一观点赢得了部分项目经理的赞同。据了解,目前在上海同济大学补习质量管理学、工程总承包专业的浙江籍项目经理络绎不绝,成为一道新充电靓丽风景线。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处的数字显示,在该校的小语种培训专业里,24%的学员来自浙江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

无独有偶,作为建筑大省江苏数年前就开始了重人才、重科学的“培训革命”。全省17个“建筑之乡”企业为加大建筑科技创新力度,根据建设部“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有关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从而为今后参与竞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不久前颁布的江苏省“首届十大科技之星”中,“建筑之乡”建筑企业科技人才占了三分之二。为全面提高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省人民政府还委托有关部门设立“科技智力股”,在企业改制中,允许科技人员以成果作为“智力”入股,然后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向他们提供股票期权。据了解,目前南通、泰州等“建筑之乡”一些企业已从企业股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净资产”和增值部分,设立引进人才的“技术股”,让那些有品牌的项目经理获得公司每年净利润10%—15%的期权。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的朱觉生则是2002年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尽管荣誉在身,但他对人才技术“培训革命”身体力行。他认为,从长远出发,只有高素质的人才加盟,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壮大实力。固步自封地维护现有局面,必将在开放的市场失去发展机遇。
(徐 列)


来源:中国工程建设网

更多一手石材新闻, 微信公众号“石材网石图APP”关注获得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请注明来源"石材网www.stone365.com",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